文字實錄
第一部分 主持人介紹
主持人
大家好,歡迎收看由宜春市人民政府網和宜春市廣播電視臺聯合為您打造的“在線訪談”,我是主持人陳翔。
主持人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起步期,是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的關鍵五年。文化和旅游是提振消費的主力軍,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要抓手。我們有幸邀請到了3位嘉賓,市文廣新旅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智勇、市文廣新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易延玲、市文廣新旅局四級調研員聶明;歡迎做客宜春市人民政府網,接受“在線訪談”欄目的采訪,先和網民朋友們打個招呼吧!
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市文廣新旅局李智勇,很高興參加這次訪談。
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市文廣新旅局易延玲,很高興參加這次訪談。
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市文廣新旅局聶明,很高興參加這次訪談。
第二部分 規劃解讀
主持人
今天一起來聊聊關于“十四五”規劃的話題。說到“十四五”規劃,大家肯定都很想先了解一下“十三五”期間的成果。李智勇局長可以帶我們回顧一下“十三五”時期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方面的情況嗎?
李智勇:
好的。“十三五”期間,宜春市文廣新旅局業緊抓文旅融合和供給側改革等戰略機遇,加快推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旅游業的完善與發展,全面提升文旅供給能力和服務品質。
一是文化事業實現蓬勃發展。藝術創作精品迭出。創作了一批反映全市人民決勝全面小康的優秀文藝作品?!对抡丈洁l》《我的上高》《一生只為一事來》等舞臺劇目、影視作品榮獲國際、國家級獎項,歌曲《你笑起來真好看》入選中宣部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善。“十三五”期末,宜春有公共圖書館10個,文化館11個,博物館10個,美術館3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實現鄉鎮(街道)和行政村(社區)全覆蓋,并全面實現免費開放。文化保護傳承成果斐然。全市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處,實現了縣縣都有“國?!?。樟樹吳城遺址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和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名單。全市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9項、省級89項、市級211項、縣級508項,構筑了覆蓋全市的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初步形成了中醫藥炮制、酒類釀造、茶葉和傳統食品制作等比較完整的非遺相關產業鏈條。廣播影視出版成就顯著。廣電事業建設處于全省領先水平,廣播電視安全播出零事故,全市廣播電視信號全覆蓋。贛西唯一的國家骨干高山發射臺七〇三電視臺新臺、宜春811臺新臺的開播,標志著宜春市中波臺達到全省一流水平。
二是文化產業實力逐漸壯大。文化產業突破百億大關。“十三五”末期,全市規模以上文化企業207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營業務收入118.68億元,從業人員2.3萬人,資產總計148.97億元。文化企業隊伍不斷壯大。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1家,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11家,省級印刷包裝產業基地1家,各類文化娛樂經營場所(單位)1085家。鴻圣包裝、眾品鑫包裝兩家企業榮獲中國印刷包裝企業“百強”稱號及“最佳雇主20強”稱號,榮獲此雙重榮譽稱號的企業在全國僅有4家。江西絲黛、宜春同茂等4家文化企業獲“首屆江西省文化產業金杜鵑獎”。
三是旅游供給水平不斷優化。旅游業跨越千億大關。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1億、旅游綜合收入突破1千億,“十三五”期間兩項指標分別保持31%和29%的年均增長率。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十三五”末期,全市共有在建重點旅游項目63個,總投資超560億元,同時,圓滿承辦了2019年江西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旅游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各縣市區強力推進“旅游廁所革命”,新建了一批旅游信息服務中心,60條旅游公路正加快建設,旅游交通標識牌覆蓋全部4A以上旅游景區,高速公路、國省道等旅游道路標識基本完備,人性化、智慧化的旅游服務不斷提升,宜春智慧旅游云體系全部上線。文旅品牌創建勢頭強勁。十三五期間,全市創建國家4A級以上旅游景區19家,明月山獲評贛西首家5A級旅游景區,明月山溫湯鎮獲評全國首個“世界溫泉健康名鎮”和全省首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靖安縣成功創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目前,全市共有國家5A級景區1家、4A級旅游景區21家,省級鄉村旅游點91家,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3個,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3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1家,文旅品牌總量位列全省前茅。
主持人
剛才聽完李智勇局長的介紹,文廣新旅部門“十三五”時期取得如此令人矚目的成績,真是振奮人心!那在“十四五”期間,我市文廣新旅局工作的主要目標和工作任務又有哪些呢?
李智勇
“十四五”期間,我市將文化和旅游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幸福產業來抓,以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為主線,走出一條宜春特色的文旅融合之路。到2025年,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一個工程、七大體系”取得明顯進展,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宜春優秀傳統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文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文化鑄魂、文化賦能和旅游為民、旅游帶動作用全面突顯,文化和旅游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和重要支撐。
一是全面繁榮文化事業。為弘揚宜春優秀傳統文化,建立健全新時代藝術創作體系,推出一批謳歌新時代、反映新成就、代表宜春文化形象的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和美術作品,力爭獲得國家“五個一工程”獎、梅花獎或文華單項獎。基本形成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體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完成率達到100%,高水準規劃建設吳城遺址,做好袁州古城墻遺址、筑衛城遺址的挖掘、保護和利用工作,助推宜春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公共文化服務優質便捷高效,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標準化、均等化、數字化、社會化建設深入推進。
二是快速發展文化產業。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到2025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達到5%以上,成功創建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以講好宜春故事為著力點,創新推進國際傳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
三是加快提升旅游業。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旅游業發展布局不斷優化,建成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精品旅游景區和度假區,實現旅游接待人數和旅游綜合收入力爭年均增長分別實現11%和13%以上。支持國家級及省級旅游度假區、高A級旅游景區、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引進國際連鎖品牌高端酒店和旅行社,實現3A級以上旅游景區、3A級以上鄉村旅游點及重要游客集聚區無線網絡全覆蓋。
主持人
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在“十四五”期間,我們如何做好政策保障工作呢?
李智勇
一是加強相關政策保障。研究制定促進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文化和旅游業發展、文化和旅游市場管理、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等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制度,加強協調配合,促進政策同文旅就業、產業、區域發展等政策形成集成效應。二是加大財稅支持。加強文旅發展專項資金的統籌安排,重點用于事業發展、產業升級、宣傳營銷、引客獎補、人才培養、考核獎勵、品牌創建、支持重點項目建設等。三是落實土地政策。積極推行旅游項目“點狀供地”政策,年度土地供應要適當增加旅游業發展用地,優先保證納入市級旅游規劃的重點項目用地。四是實施促進消費舉措。加快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增加實行淡旺季差別票價的景區數量。創新旅游消費券發放模式。
主持人
您的介紹,可以看出市文廣新旅局對文旅領域進行了科學規劃,能從宜春文旅的發展格局展開談談嗎?
李智勇
好的,按照全域旅游發展要求,尊重宜春特有山水肌理和文化脈絡,充分考慮文化和旅游發展基礎、交通布局和市場需求,在全市構建“一核引領、三極拉動、四帶串聯”的發展新格局,實現重點突破,示范帶動,均衡發展。
一核引領:加快打造宜春城市文化旅游核
一是重點加強宜春中心城區城市旅游建設。以打造旅游目的地的思維,布局足夠的“引客要點”、“迎客要素”和“留客業態”,增強中心城區旅游吸引力,擦亮城市品牌。打造好以三大景區、一個園區、一個街區為核心的休閑文化旅游產業組團,構建文化城、休閑城、月光城,打造城市旅游核心載體。以袁州古城、宜春禪博園、宜春文化創意產業園為抓手打造文化體驗游,集中展示宜春歷史文化、禪宗文化、月亮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豐富文化深度體驗產品,創新數字博物館、智慧圖書館、數字文化館等數字文化產品,做優月亮文化旅游節等節慶活動,同時做好袁州古城墻遺址保護和利用工作,將其作為文化遺址公園來打造,與袁州古城復興項目緊密結合起來,與打造中心城區新的旅游亮點結合起來,助推宜春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做強文化城;以華強方特“熊出沒”主題樂園、宜春文化旅游美食街區為抓手打造休閑娛樂游,做強宜春主題游樂以及宜春版的“超級文和友”,做優休閑城;以秀江夜游為重點,聯動鼓樓商圈、夜市街區、沿江街區三大示范街區打造時尚月光游,引進深夜食堂、光影餐廳、夜間劇場、光影秀、光影博物館等一批網紅打卡業態,重點培育一批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做靚月光城。
二是持續做強明月山旅游區。以度假引領、網紅點亮、體驗升級為著力點,依托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和世界溫泉健康名鎮的品牌優勢,推進“文旅康”深度融合,加快溫湯熱敏灸中醫藥養生小鎮、明月山醫美產業園、洪江生態康養小鎮建設,豐富和加強度假產品,變日游明月山為周游明月山;圍繞“月亮文化IP”引進新項目、新網紅,形成月光山、月光小鎮、月光女神、月光街及一系列夜間網紅打卡產品,打造江西省夜間經濟先行示范區;以“生態+大健康”為方向,努力構建“明月山—溫湯—洪江”旅游大循環,補足短板,全區一盤棋,實現明月山全域發展。
三是拓展中心城區南部文旅功能區,將南廟全域、新坊和西村部分區域納入大明月山文旅區。其中南廟、新坊依托狀元湖等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以“生態+大健康”為主要發展方向,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引進與健康、度假、養生相關的資源,打造生態旅游產業組團;西村依托省級現代農業園,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建設培育精品農莊、農家樂,打造以農業觀光、體驗為核心的休閑農業旅游產業組團。
四是強化景城一體。加強中心城區與明月山的交通游線串聯,點亮激活明月大道,打造明月大道文旅產業經濟帶,實現中心城區與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的景城融合,強強聯合,真正打造成全國聞名的“月亮之都”。同時依托四方井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積極拓展生態旅游,供市民游賞休閑,進一步增強景城一體化建設。
三極拉動:加速培育三大旅游目的地體系
靖安全域旅游示范區。依托靖安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的成功創建,全方位打造“有一種生活叫靖安”的生活方式。
銅鼓文旅融合度假示范區。以銅鼓優質的生態和文化旅游資源為依托,形成文旅融合、多產融合的大旅游產業格局,全面提升“長壽銅鼓·康養勝地”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打造風光多姿多彩、人文多才多藝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樟樹康旅融合示范區。依托省委、省政府“中醫藥強省”戰略部署,推進樟樹中醫藥文化與健康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圍繞“中國藥都·養生福地”旅游定位,打造“中國藥都樟樹”中醫藥文化旅游目的地。
四帶聯動:建設四大特色文化旅游經濟示范帶
北部九嶺生態休閑度假示范帶。包括銅鼓、宜豐、奉新、靖安。以“生態休閑”為主題,加快對九嶺山脈沿線生態、禪宗、山水等資源的開發利用,加大對生態避暑類產品的開發,通過銅鼓、靖安兩極拉動作用,帶動沿線宜豐、奉新旅游發展,開啟九嶺山脈旅游新時代,打造九嶺涼都。
中部城鄉文旅產業融合示范帶。以滬昆高鐵、昌栗高速和320國道為聯通要道,重點整合沿線城市休閑、鄉村旅游、民俗文化、農業旅游、工業旅游等資源,做好文旅深度融合,促進“產-城-鄉-人-文”一體化發展,打造城鄉文旅產業融合示范帶。
東部環南昌中醫藥康養示范帶。包括靖安、奉新、高安、豐城、樟樹。緊緊圍繞南昌這一客源核心,充分發揮各縣市區文旅特色優勢以及人口、產業聚集的有利條件,大力發展中醫藥康養、歷史文化、休閑度假等旅游產品業態,強化區域旅游合作,共同推進南宜同城化建設。
西部湘贛邊溫泉度假示范帶。包括袁州、明月山、萬載、銅鼓。充分對接長株潭客群,高起點發展溫泉度假、城市休閑、紅色旅游等產品,依托明月山景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和世界溫泉健康名鎮的品牌優勢,加快推進袁州古城、湘贛邊紅色文化旅游區建設,提質升級萬載古城、銅鼓湯里文化旅游度假區、天柱峰景區等高水平文旅吸引物,推動銅萬宜整體發展。
第三部分 網友問答
主持人
感謝李智勇局長耐心細致的規劃解讀。今天我們直播主題是解讀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打造國際知名、全國一流的康養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和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請各位網友踴躍提問。一位網友問道:“十四五時期宜春要打造康養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區和明月山溫湯會有什么新變化嗎?”
易延玲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在中心城區方面,一是加快中心城區重大文旅項目的建設,市旅游集散中心即將投入使用,目前正在火熱招商中,袁州古城復建工程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總體框架、主要路網及公園建設,華強方特熊出沒系列和禪博園迭代升級項目都在穩步推進。二是為促進文旅商消費,打造一批主題鮮明、亮點突出、功能互補的消費核心商圈,推動商文旅游購娛深度融合。三是實施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提升改造一批老舊小區、背街小巷,改擴建城市道路,建設環城綠道,讓宜春中心城區更加靚麗。四是加強歷史文化街區和傳統風貌街區修繕保護,謀劃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明月山溫湯方面,一是圍繞硒溫泉核心競爭力,以打造世界級旅游度假區為目標,豐富明月山溫湯旅游業態,開發一批“小精美”景點,將露營、帳篷、自行車、滑雪、越野等體驗項目串點成線,加大盲盒、電競、元宇宙、網紅直播間、劇本殺等社交生態布局,大力提升夜間消費業態,更新一批夜市、夜秀、夜宵、夜泡、夜展等沉浸式場景。二是拓展硒溫泉產業鏈,打造國際硒美健康產業園和高端化妝品項目,形成國內高端醫美、化妝品產業聚集地,培育和研發一批有影響力的富硒旅游產品。三是做優一批精品線路,創新策劃“春看花品茶、夏研學避暑、秋賞月參禪、冬滑雪泡泉”全季主題線路”。四是進一步提升度假區景區公路、停車場、游客中心、旅游廁所、環衛設施、休憩設施等公共設施,加快“5G”全覆蓋,建成智慧旅游平臺,讓游客暢享吃、住、行、游、購、娛全方位智慧服務,打造舒適整潔的度假體驗,提升度假區品質。
主持人
好的,我們繼續關注網友提問,網友問道:我是一名非遺工作者,想問在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利用水平方面有什么具體工作?
聶明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著力提升非遺傳承利用水平,具體來說主要是加強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非遺保護利用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市本級和縣市區非遺展館展示水平,依托各地的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等公共文化服務場所或景區景點建設傳承體驗中心。
二是實施非遺保護記錄工程。常態化開展非遺資源線索的調查、研究、認定和保存工作,完善非遺保護數字化管理體系,持續推進國家、省、市、縣四級代表性項目體系建設,到“十四五”期末,市域內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數量穩步增長。
三是推進非遺整體性保護。大力支持省級中醫藥文化(樟樹)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積極開展非遺小鎮和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建設,深入挖掘展示民間藝術、中醫藥、夏布、版畫、根木雕、剪紙、漆器、釀酒食品等傳統技藝。
四是加大非遺宣傳推廣力度。鞏固傳統媒體非遺宣傳推廣陣地,拓展微博、微信、短視頻、直播等自媒體多元化傳播渠道,提高宜春非遺可見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深入挖掘戲曲、儺舞、山歌、武術等獨具宜春特色的文藝形式,將傳統表演藝術類非遺項目納入公共文化服務目錄,助力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
主持人
好的,我們繼續。有一名網名問道:“聽說國有文藝院團要深化改革,想問有什么具體的改革舉措?”
易延玲
根據國家、省級關于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相關文件精神,我市今年將全力推動并完成國有文藝院團深化改革,筑牢藝術創作生產陣地。今年5月,已印發了《關于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結合宜春實際,全面落實文化強市戰略,在國有院團建設、原創作品。一是經編委批復,新組建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宜春市采茶劇團,核對人員總量76名,保持隊伍穩定;二是為完善“一團一場”建設,提出了修復改造位于袁州古城的春臺劇場方案,以解決市采茶歌舞劇院無排練、演出場所問題。三是按照“一縣一團”“一團一策”的總體目標,2年內實現各縣市區均有國有文藝院團。我們希望通過深化改革,引導國有文藝院團創作生產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舞臺藝術精品。通過做優做強采茶戲、花燈戲、客家山歌、儺戲等地方特色藝術門類融合創新發展,實現全市國有文藝院團創演質量、管理水平、服務效能的大幅提升,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主持人
好的,謝謝市文廣新旅局領導的耐心解答。通過今天的在線訪談,我們了解了宜春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的相關情況。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今天的在線訪談到此結束。節目最后再次感謝三位嘉賓光臨我們的演播室,也謝謝廣大網友的熱情參與,再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