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文廣新旅字〔2022〕26號
各縣市區文廣新旅局,市“三區”社會事業部門、文旅局,局機關各科室、局屬各單位:
現將《2022年全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游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宜春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游局
2022年4月1日
2022年全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游工作要點
2022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重要一年,我們黨將召開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全市文廣新旅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以建設文化旅游強市為目標,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的目標定位,扎實開展“拼理念、促比學趕超,拼作風、促擔當實干,拼效能、促爭先創優”的“三拼三促”活動,敢于挑戰、搶抓機遇、擔當作為,確保全市文廣新旅工作進入全省第一方陣,為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江西綜合實力強市貢獻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堅持政治引領,把牢正確發展方向
1.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在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后,全方位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闡釋工作。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作為工作重點,開展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學習活動,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耳入腦入心,切實增強全市文廣新旅系統黨員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2.扎實開展抓落實活動年“三拼三促”工作。按照市委統一部署,聚焦建設文化旅游強市目標,對標對表,爭先創優,推進文廣新旅各項工作落地見效。加強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持續推進黨支部“三化”建設,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3.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壓緊壓實各級黨組織意識形態工作主體責任,緊盯重要陣地、重點領域、重大時間節點,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全市文化旅游領域意識形態安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紀律教育和警示教育,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營造文廣新旅系統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二、堅持為民導向,推動藝術創作繁榮發展
4.精心抓好重大主題文藝創作。圍繞慶祝黨的二十大召開主題,積極謀劃一批反映宜春生活、具有宜春特色、代表宜春精神的精品力作,全力備戰全省藝術節及沖刺國家級大獎。推出一批優秀舞臺藝術和美術作品,重排大型采茶戲《月照山鄉》,完成2022年國家藝術基金驗收工作,做好高安采茶戲《紅色貨郎》等重點劇目創排,支持與上海電影集團合作,拍攝一部以明月山為主題的《嫦娥奔月》動漫電影。策劃并實施好“黃頤壽書畫藝術回顧展”等美術精品展覽項目,繼續挖掘和征集宜春版畫相關文獻和作品收藏。
5.推進國有文藝院團改革。推動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出臺《宜春市關于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實施方案》,強化宜春市采茶歌舞劇院改革示范引領作用,重點是解決人員編制、經費投入和春臺劇場重建等關鍵問題,以此推進全市“一縣一團”建設。促進2個瀕危劇種傳承保護,推動地方戲曲振興發展和文藝人才隊伍壯大。
三、堅持公益導向,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效
6.推進文旅設施提質。聚焦文化補短板,持續推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萬載、宜豐等縣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新改擴建,加快推進縣級圖書館、文化館新館建設布展,擴大縣級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覆蓋面,配合做好第七次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共建共享,融合發展,發揮實效。加快數字文化建設工程向基層延伸,縮小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差距。規劃建設一批旅游廁所,推進旅游廁所電子地圖上線工作,做好高速公路、國(省)道旅游標識牌設置工作。
7.建設一批城市書房。貫徹落實《推進城市書房和鄉村書房建設的實施意見》,采取引入社會力量的方式,建設一批融合圖書閱讀、藝術展覽、文化沙龍、輕食餐飲等服務的“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市本級、各縣(市、區)至少建設1個。
8.開展文化惠民活動。精心舉辦喜迎黨的二十大群眾文化活動。立足需求導向、強化為民惠民,創新辦活“百姓大舞臺”公益演出。實現線上線下有序免費開放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站)、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高質量開展免費送戲下鄉、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動。
四、堅持保護傳承,活化利用文化遺產資源
9.加大考古發掘力度。重點推進袁州古城南城墻發掘研究工作,組織好全國專家斷代論證會,爭取列入國家文物局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支持樟樹國字山墓葬群、靖安老虎墩遺址進一步考古發掘。積極主動配合好“考古中國”進駐清江盆地考古調查。全力支持樟樹國字山墓葬沖擊2021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10.提升文物保護利用水平。加快實施吳城國家考古遺址展示利用工程,創建首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加強項目儲備和方案編制,持續做好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維修工作。主動參與做好湘鄂贛片區規劃編制,積極申報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片區革命文物整體保護項目,萬載、銅鼓爭取創建省級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示范縣。以建軍95周年、秋收起義95周年、黨的二十大召開等重大事件為契機,推出一批精品革命文物陳列展覽和特色宣教活動,開展博物館講解員大賽。
11.創新非遺保護傳承。研究制定《宜春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組織開展宜春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推薦認定和公布,積極遴選優秀項目推薦申報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推動樟樹市申報創建省級、國家級中醫藥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加大非遺與旅游融合工作力度,實施非遺進景區、進社區、進校園、進商圈、進基層文化陣地等傳播工程,加快豐城湖塘鄉、宜豐天寶古村等非遺小鎮的建設,推動非遺工坊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加快推進宜春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12.強化文物安全管理。進一步壓緊壓實全市文物安全管理責任。持續開展文物火災隱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動,加強國保單位、革命文物、石窟寺、大遺址等安全防護工程建設。加強全市文博人員培訓,提高文物管理人員業務水平,全面落實文物安全直接責任人公示公告工作。
五、堅持創新宣傳,提升宜春文旅品牌形象
13.重新征集宜春文化旅游主題口號和形象logo。開展宜春城市旅游主題口號和形象logo征集活動,面向全國征集,廣泛發動群眾,邀請文化旅游大家評定,形成主題突出、朗朗上口、聚焦宜春旅游特色、彰顯宜春文化底蘊的主題口號和形象logo。
14.全方位全媒體推進旅游宣傳營銷。加強與主流媒體、頭部新媒體、重點OTA線上旅游企業合作。加大南昌、長沙、上海、深圳、武漢等重要客源地市場的線下旅游形象廣告投放力度。組織各縣市區文旅局長到上海、深圳、武漢等地舉辦現場推介會,集中推宣全市文化旅游資源、旅游產品、旅游線路。
15.出臺政策整合資源做旺旅游人氣。正式出臺《宜春市促進旅游消費獎勵辦法》,鼓勵旅行社引客來宜,拓展省外客源市場。整合全市文旅資源發行宜春文旅一卡通,激活本地游、周邊游,凝聚人氣,拉動消費。
16.以四季為主題策劃特色文旅活動。通過網絡宣傳、帶入話題、電臺口播、短視頻大賽、主題航班和產品特賣等方式大力營銷四季旅游產品。認真研究春、夏、秋、冬與宜春優勢文旅資源之間的關系,策劃舉辦系列優質有影響力的文旅活動。
六、堅持市場導向,推動文旅產業優質發展
17.推進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創建。以創建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為契機,出臺《宜春市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工作方案》《宜春市推進文化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2022-2025年)》,組織開展文化和旅游消費系列活動。大力發展夜間經濟和城市旅游,打造一批旅游休閑街區、文旅消費集聚區,培育“夜游、夜娛、夜食、夜宿、夜秀、夜購”等夜間文旅消費業態。舉辦“宜春有禮”旅游商品和文創產品大賽,開發一批特色和文化底蘊的旅游商品、文創產品;舉辦“美麗宜春·十縣百鄉千碗”特色地方美食名片評選活動。
18.做好文旅產業鏈。推動文旅產業鏈優化升級,制定文旅產業鏈鏈長制工作要點和招商方案,完善工作推進機制,重點抓好《文化和旅游產業鏈鏈長制問題清單》解決落實。加大文旅招商力度,努力引進一批頭部、領軍文化和旅游企業,力爭每個縣市區新簽約1-2個億元以上文化和旅游項目。推進袁州古城、華強方特熊出沒、豐城唯美養生谷、袁州松鼠部落等文旅項目建設。支持禪博園迭代升級項目,打造國際化園林式禪意修閑微度假目的地。落實《關于有效應對疫情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若干政策措施》文件精神,推動文旅行業紓困解難。
19.創建一批高端文旅品牌。推動銅鼓湯里文化旅游度假區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靖安縣三爪侖旅游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支持明月山棲隱谷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推進宜豐縣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銅鼓湯里、樟樹三皇宮文化和旅游街區創建省級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樟樹三皇宮文化和旅游街區、靖安西門古街、上高大觀老街創建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指導督促明月山溫湯國家級度假區的整改提升工作,維護好明月山旅游品牌形象。
20.創新辦活重點節會。舉辦第十六屆月亮文化旅游節、2022年全市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第三屆中國儺文化學術研討會等重點節會,促進全市文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組織參加“百城百夜”文旅消費季。推動萬載花炮節和百合節、樟樹藥交會、袁州鄉村旅游節、奉新獼猴桃文化旅游節、上高洋林少數民族文化節、靖安孝文化節、銅鼓鼓文化節、高安陶博會、高安采茶戲藝術節等一批地方特色節會活動常辦常新,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促進節慶消費。
七、堅持守土有責,加強廣播電視監管工作
21.加強廣播電視機構管理。嚴格廣播電視播出秩序,堅決查處擅自開辦頻道頻率、違規運營頻道頻率、違規變更呼號和節目內容設置等行為。嚴格境外電視頻道落地審批和監管,加強境外電視傳播秩序專項整治,持續開展“打擊非法生產、銷售和安裝使用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打擊賓館飯店和重點單位非法接收境外衛星電視節目”、“打擊網絡非法傳播境外電視節目”等整治行動,規范境外電視傳播秩序。嚴厲打擊黑廣播、整治灰廣播。加大對廣播電視商業廣告監測監管力度,規范全市廣電播出機構商業廣告播出,督促各級播出機構整改違規廣告。規范廣播電視節目傳送秩序,開展廣播電視節目傳送秩序專項整治,嚴禁利用有線電視網絡非法傳送頻道、節目和違規插播廣告等行為。
22.保障廣播電視安全優質播出。高標準做好黨的二十大重要保障期安全播出保障工作,圍繞黨的二十大、全國兩會、國慶等重要時間節點,完善應急預案,確保播出安全、內容安全、信息安全。全面加強網絡視聽內容治理,做好重要時間節點意識形態領域風險預警和處置,持續加大對網上有害視聽節目和非法傳播行為的打擊力度。
23.持續推進應急廣播系統建設。把應急廣播建設與“雪亮工程”、“天網工程”、智慧旅游等建設結合起來,加快銅鼓、靖安應急廣播平臺建設,實現應急廣播建設行政村覆蓋率達到70%以上,率先在全省完成市、縣、鄉、村四級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實現與省級平臺的有效對接,形成五級貫通、統一聯動、分級負責、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平戰結合的全市應急廣播體系。
八、堅持行業監管,確保新聞出版健康穩定
24.從嚴審核發放新聞記者證。進一步規范新聞記者證審核發放程序,加大對全市新聞單位及其記者的教育監管力度,嚴厲打擊有償新聞和“四假”現象。
25.嚴格審核審查內部資料性出版物。加大對印刷企業、發行企業等的日常監管巡查,遏制違規違法行為,同時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升業主遵紀守法意識,保持新聞出版市場的健康穩定有序。
九、堅持底線思維,維護文旅市場繁榮穩定
26.做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按照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落實文旅各類設施、場所、活動等防控措施,落實旅游熱點防疫預報機制,推動“限量、預約、錯峰”常態化,防止疫情通過文化和旅游活動傳播擴散。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緊盯重要時間節點、重點領域、重點環節,深入排查安全隱患,堅決遏制安全事故發生。
27.開展文旅行業亂象治理。嚴把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各方面政治方向關、價值導向關、審美取向關,守好文旅陣地意識形態安全。持續開展掃黑除惡、掃黃打非和開展文娛行業治理,確保文化旅游領域安全純潔。開展“劍網行動”,加大網絡執法力度,加大版權宣傳,積極開展機關軟件正版化工作自查和督查,提高全社會版權意識。
28.規范文化和旅游市場管理。深化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規范執法辦案程序,落實執法隊伍統一著裝、統一標志、持證上崗。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維護良好的文化和旅游市場秩序。認真開展文化旅游行業的各項專項整治行動,圍繞開展“正道”“新風”集中行動,著重在黨的二十大、中秋、國慶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專項整治,以案件查辦和聯防協作為重要抓手,切實取得整治實效,堅決維護市場穩定。
十、堅持制度建設,提升服務保障監督能力
29.加強干部和人才隊伍建設。圍繞建設文化旅游強市目標要求,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并重,開展系列培訓,不斷提高業務能力水平,加快推進全市文廣新旅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將文化旅游人才建設納入年度工作重點,強化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激勵。
30.強化財務保障和監督。加強資金統籌,逐步整合文化和旅游各專項資金,圍繞重點工作和重要項目做好財力保障。加強預算管理,完善內部管理,加強內部審計監督,制定更加完善、更加管用的財務監督制度。
附件:2022年全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游領域重點工作項目清單
2022年全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游領域
重點工作項目清單
(共40項)
一、擬出臺的主要文件(10件)
1.《宜春市關于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實施方案》
2.《宜春市創建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工作方案》
3.《宜春市促進旅游消費獎勵辦法》
4.《宜春市推進文化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2022-2025年)》
5.《宜春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規劃》
6.《宜春市“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
7.《關于推進宜春市新型城市閱讀空間建設的工作方案》
8.《宜春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
9.《關于公布宜春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通知》
10.《宜春市人民政府關于公布宜春市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紅色主題)的通知》
二、擬召開的主要會議(7個)
1.2022年江西省藝術創作工作會暨第八屆江西省藝術節動員會
2.2022年全市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大會
3.宜春市創建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動員大會
4.2022年全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游工作會議
5.2022年宜春市文物工作會議
6.2022年宜春市公共圖書館工作會議
7.2022年宜春市境外電視傳播秩序專項整治工作聯席會議
三、擬推進的主要工作(23項)
1.袁州古城南城墻和樟樹國字山墓考古發掘
2.推進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工作
3.推動深化全市國有文藝院團改革
4.樟樹創建省級中醫藥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5.第十六屆月亮文化旅游節
6.建設一批城市書房
7.舉辦“宜春有禮”旅游商品和文創產品大賽
8.實施“美麗宜春·十縣百鄉千碗”三年計劃
9.推進旅游宣傳營銷
10.文旅品牌申報創建工作
11.宜春文旅一卡通服務民生項目
12.爭創江西旅游名縣
13.爭取創建省級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示范縣
14.明月山溫湯旅游度假區整改提升
15.應急廣播系統建設
16.第六批國家級、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代表性項目推薦
17.第七批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評定
18.第三屆中國儺文化學術研討會
19.2022年“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江西非遺集市”非遺購物節宜春場
20.文旅商貿產業鏈招商及重大項目督導
21.配合省文旅廳開展百城百夜文旅消費季活動
22.啟動全市文旅資源普查
23.開辦文旅產業人才培訓班
宜春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游局
2022年4月1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