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亚洲电影+有码+中文字幕,欧美精品在线观看中文字幕,手机毛片免费看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執行公開>發展規劃>規劃總結

2014年宜春市旅游工作總結和2015年工作打算

訪問量:

關聯稿件:

     今年,我們遵照“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干興贛”方針,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推進旅游強省建設的意見》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旅游業發展升級的決定》,把目標定位于打造國際知名養生休閑度假目的地,一手抓產業發展、一手抓市場營銷,旅游業得到了快速平穩發展。112月,全市共接待游客2823.5萬人次,同比增長31.6%,其中:接待300人以上、1000人以下(不含專列)的大型團隊78個,千人以上的團隊32個,旅游專列(包列)68個,航空旅游團隊531;實現旅游綜合總收入214.03億元,同比增長38.05%

     一、2014年工作情況

   (一)堅持政府主導,產業地位進一步提升。年初,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出臺了《關于加快旅游業發展升級的決定》(宜發〔20142號)文件,明確提出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和各級領導干部要像抓工業化、城鎮化那樣抓旅游業。市人大對我市宣貫《旅游法》、旅游從業隊伍建設和旅游執法監管及投訴受理情況開展了專題調研,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建議。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關注旅游業發展,縣市區先后召開高規格的會議研究推進旅游業,旅游發展氛圍愈加濃厚。成立了宜春市旅游發展委員會,進一步加強了旅游行政部門協調解決旅游發展重大問題的綜合協調能力,推動旅游業在更高起點上加快發展、跨越發展。

    (二)堅持集群發展,產業轉型進一步升級。根據全市“溫泉、禪宗、生態”資源特色,我市宜春禪宗文化、明月山、靖安和樟樹四大旅游產業集群按照省政府“八個一”工作要求,加快推進集群內重點旅游項目建設,被列入全省35個旅游重點產業集群名錄。全市上下積極開展旅游招商和項目建設,與港中旅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澳門簽約旅游項目6個、簽約金額25.5億元,簽約項目數及簽約金額分別列全省第一和第二。全市共有在建億元以上旅游項目51個,其中超10億元項目14宜春禪都文化博覽園、明月山高山觀光小火車天沐夢幻水城、樟樹中國古海養生旅游度假區(一期)、靖安九嶺森林溫泉度假村、靖安恒茂溫泉、奉新百丈山景區54個項目建成接游,總投資額76.4億元初步實現旅游資源由分散開發向整體開放開發推進、旅游產品由觀光旅游為主向休閑度假觀光并重、旅游收入由門票為主向綜合收入齊進的轉型升級。

   (三)堅持創新營銷,旅游知名度進一步提高。一是叫響宣傳口號。圍繞“一年四季在宜春”宣傳口號,全力打造“春看花、夏避暑、秋賞月、冬泡泉”宜春旅游形象在高速公路投放了11塊高炮廣告;在《中國旅游報》等媒體刊發了平面廣告。二是創新營銷模式。第八屆月亮文化旅游節推出了“歡樂水魔方”——天沐夢幻水城激情一夏、“高山攬月”——明月山小火車開通等系列活動,設計了“一年四季在宜春——三線四游”10條特惠精品線路;《禪境宜春》獲得中美電影節金天使獎年度最佳中國紀錄片,已在央視播出,將在臺灣佛光山人間衛視播出明月山風景區先后與臺灣阿里山、日月潭締結友好景區,舉辦了“明月山讓紅包飛”、“發微博、送圍脖”、“游明月山、品宜春大包子”等特色活動。靖安縣的“洋人逛靖安”吸引了來自英、美、加、法等26國的160余名游客共享養生休閑之旅宜春旅游微聯盟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推介旅游產品。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在《中國旅游報》、《江西日報》、《信息日報》、《宜春日報》等刊發了“加快旅游發展升級”專題報道;與央視《走遍中國》、《吉尼斯中國之夜》等品牌欄目合作拍攝旅游專題節目。編制了《宜春導游詞》、《贛西綠色精粹游》等一批旅游宣傳品在全省旅游宣傳推廣“四個一”工程總結評比活動中,“愛我,就帶我去明月山”、“白云深處、靖安人家”獲得“江西省十佳旅游口號”,“中國藥都、幸福樟樹”獲得“江西省十佳旅游宣傳片”,《宜春多勝游畫冊》獲得“江西省十佳旅游畫冊”,“愛我,就帶我去明月山”、“銅鼓響起來”獲得“江西省十佳旅游歌曲”。四是加強贛西旅游區域合作。在北京、上海、西安舉辦的江西旅游特賣會期間,推出了“明月山、富硒溫泉、仙女湖、武功山五日養生游”贛西旅游精品線路;組織了贛西三市旅行社到廣東惠州踩線;11月底,我市首次采取“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創新模式,牽頭舉辦了“江西好·贛西美”(廈門)旅游推介會明月山、禪博園、武功山、仙女湖等11家旅游企業不僅推介了特色產品,還組織現場抽獎,為廈門旅游同行送出了高達15萬余元的旅游體驗券;實施了贛西三市同城購買明月山門票及辦卡政策,全力推介贛西旅游資源、產品、線路。

   (四)堅持品牌引領,配套服務進一步完善。一是積極創建景區品牌。明月山旅游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通過景觀質量專家評審,列入預備名單。溫湯鎮被列為全國首批中國溫泉旅游名鎮試評示范鎮。靖安縣于今年4月啟動了三爪侖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暨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工作,完成了三爪侖旅游區創建提升規劃,提出了力爭2016年創建成功的目標。奉新百丈山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已通過省景評委驗收。上高白云峰漂流景區、萬載九龍原始森林景區和豐城中國三谷景區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靖安三爪侖旅游區和銅鼓天柱峰景區充分利用生態優勢,做好生態與旅游相結合的文章,開展了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申報工作。二是實現了高星級旅游飯店零的突破。宜春迎賓館摘得五星級旅游飯店,宜春泉月山莊度假酒店、萬載縣江西金乾大酒店、高安市希爾頓大酒店摘得四星級旅游飯店明月山維景國際溫泉度假酒店完成省星評委五星級旅游飯店初評,正待國家星評委開展五星級旅游飯店評定;上高迎賓館創評四星級旅游飯店、上高皇元大酒店創評三星級飯店已完成初評。三是提升完善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功能。設置了中心城區旅游交通標識牌,正在宜春火車站綜合交通樞紐設置游客集散中心。四是加強特色旅游商品開發。在2014江西旅游商品博覽會上,我市“四特酒系列產品”獲得“2014江西優秀旅游商品”一等獎,“奔步”系列竹制品、“顏控”硒泉系列面膜、靖安白茶獲得二等獎,靖安高湖皇菊、“井竹”苧麻系列制品獲得三等獎;我局獲“2014江西旅游商品博覽會優秀組織獎”。

   (五)堅持市場規范,行業秩序進一步規范。在全市旅游行業掀起了學習貫徹《旅游法》的熱潮,旅游從業人員守法意識進一步加強。貫徹《旅游法》,依法治旅、依法興旅,市旅游局與工商、交通、衛生、消防、質監等部門聯合開展了安全措施不到位、虛假違法廣告、惡性價格競爭、不簽定旅游包價合同、強迫或變相強迫旅游者消費、未經旅游者同意轉團拼團、賓館假冒星級飯店宣傳等專項整治活動;今年共查處無證、無照經營旅行社業務的辦事處3起,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2件,約談“不合理低價組織旅游活動”旅行社法人代表1人,深入各景區檢查導游人員70人次、旅游車輛30余部,確保了旅游者合法權益。在社區和重點旅游景區開展了“出門旅游簽合同、自身權益有保證”、“文明旅游、理性消費”志愿者基層宣傳活動,在星級飯店和景區餐飲場所開展了“文明餐桌”行動,在宜春電視臺和星級飯店、景區游客中心流動播出了“文明旅游”公益廣告片,全市旅游從業者的誠信意識和品質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十一”期間,央視《新聞30分》還就明月山景區文明旅游作了報道。市旅游質監所積極受理游客投訴,為游客排憂解難,截至目前,受理旅游投訴15起,全部辦結,為游客挽回直接經濟損失上萬元。

   (六)堅持群眾路線,機關作風進一步改善。2014年是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面推進年,我局在市委第7督導組的精心指導下,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抓好“學習教育聽取意見、查擺問題開展批評、整改落實建章立制”三個環節,深入推進“連心、強基、模范”三大工程,著力解決“四風”突出問題,有效改善了旅游局干部工作作風。主要領導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樹立不抓黨風廉政建設就是嚴重失職的意識, 實行“一崗雙責”積極開展“講廉課、品廉意、踐廉行”主題教育活動,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納入到旅游發展和黨的建設總體工作之中,為我市旅游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2014年,我市旅游業發展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發展速度不快、綜合協調力不強、成熟景區不多、產業融合不深產業鏈條不長公共服務水平不高等問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決和完善。

    二、2015年工作打算

     2015年是全市旅游發展升級的關鍵年,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和省委、省政府推進旅游強省建設的意見》、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旅游業發展升級的決定》下大力氣抓好旅發委職能轉變,統籌旅游產業發展,以明月山旅游區創建5A級旅游景區為突破口,以產業集群建設為抓手,推動旅游產品向觀光、休閑、度假并重轉變,將宜春打造成以“硒”溫泉為核心競爭力的國際知名養生休閑度假目的地,力爭到2015年接待游客超3700萬人次,同比增長32%;實現旅游綜合總收入超290億元,同比增長35%突出抓好六個方面:  

    (一)著力抓好品牌創建,在建設國際知名養生休閑度假目的地上有所突破。圍繞“月亮之都、禪宗圣地、溫泉之鄉”旅游品牌,強化“全市一盤棋”,深入推進“雙核三線四游”旅游格局建設努力形成“百花齊放”、“百景爭艷”的新局面一是加大旅游景區創建力度。確保明月山旅游區通過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專家組的暗訪,成功創建5A級旅游景區,整體提升宜春旅游景區知名度和吸引力;根據世界溫泉及氣候養生聯合會喬瓦尼副主席有關意見,加快推進溫湯鎮創建世界溫泉健康名鎮的步伐;爭取三爪侖旅游區通過創建國家5A級景區的資源評審;積極促進宜春禪都文化博覽園、宜豐九天景區、樟樹古海養生旅游度假區、樟樹閣皂山景區、銅鼓天柱峰景區和化險福地景區創建4A級旅游景區,爭取2015年創建成功15A級、2個以上4A級旅游景區二是推進靖安、奉新、袁州創建全省旅游強縣工作。三是將靖安、奉新、宜豐和銅鼓四縣打造成昌銅高速贛西生態經濟帶

    (二)著力培育龍頭項目,在推進產業集群建設上有所突破按照省政府的統一部署,抓好宜春禪宗文化、明月山、靖安和樟樹四個旅游產業集群建設,制定三年推進規劃,培育旅游龍頭企業,力爭形成12個投資額過300億元產值的旅游產業集群。抓好旅游大項目的建設,全力推進明月山溫泉文化帶和月之泉·國際硒溫泉康療中心、江湖禪語(仰山國際溫泉禪修中心)、袁州西海溫泉、樟樹開元名都大酒店、靖安三爪侖核心旅游資源整合、靖安樹化玉文化產業園、奉新九仙溫泉、宜豐縣旅游綜合開發、銅鼓湯里景區、萬載古城·田下街區51個在建項目的建設步伐,力爭早日竣工接游。加大旅游招商引資力度,力爭各縣市區完成1個億元以上旅游項目招商任務。緊緊抓住與港中旅集團簽訂戰略性合作協議這一契機,進一步加強與港中旅集團的聯系溝通,力爭在物流、旅游等項目合作上取得突破。加快與省旅游集團的對接,爭取在贛西旅游資源開發和禪宗文化旅游推廣方面取得合作。

    (三)著力推進產業融合,在拓展旅游發展空間上有所突破強化全市旅游產業發展的綜合協調職能,加強旅游與文化、農業、工業、體育、城建、衛生、商貿和宗教等部門的密切協作,進一步修編《全市旅游產業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宜春禪宗文化旅游發展專項規劃》和《宜春市鄉村旅游發展專項規劃》,開發旅游新產品,形成旅游新業態,拓展旅游發展空間。一是充分利用宜春獨特溫泉資源和品牌影響力,發揮溫泉養生優勢,將森林、山泉、中醫等文化元素融入到泡泉當中,形成一批特色醫療、療養康復、美容保健等溫泉中醫健康旅游服務產品。二是深入挖掘宜春獨特的禪宗文化內涵,借助《禪境宜春》影響力,加強與臺灣佛光山禪宗文化旅游的交流打造以硒養生禪養心休閑度假之旅;發揮月亮文化旅游節節慶品牌效應,組織開展群眾參與性強的文化旅游活動;扎實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旅游景區”工程,將儺舞、得勝鼓、武術、剪紙、采茶戲、夏布制作、客家山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重點景區。三是發揮昌銅高速沿線生態優勢,培育多元觀光休閑業態,抓好森林旅游開發,打造贛西生態經濟帶抓好鄉村旅游推進工作,爭取各縣市區至少創評13A級以上鄉村旅游點。四是加快建設城市慢行綠道,打造徒步、自行車等戶外運動體育旅游項目。五是挖掘傳統工藝的旅游效應,重點推進宜春井竹苧麻·博物館、脫胎漆器展示館等工業旅游項目。實施旅游商品品牌建設工程,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商業街區,滿足游客購物需求。

    (四)著力完善基礎設施,在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管理上有所突破建好城市通往景區、景區通往主干道的連接線和跨區域的重點旅游公路,力爭將靖安水口鄉哲里--三爪侖駱家坪--寶峰鎮、奉新九仙--百丈、明月山溫湯--洪江等旅游公路列入全省規劃。搭建旅游信息化服務體系和公共服務平臺,推進宜春火車站綜合交通樞紐游客集散中心建設游客與各旅游景點、旅行社和賓館無縫對接。按照A級旅游景區標準,修建景區星級旅游廁所和停車場,加快旅游汽車營地建設;設立符合國家標準的多語種標識標牌、旅游咨詢服務點和旅游電子觸摸屏;加強老年旅游服務設施建設,嚴格執行無障礙環境建設標準,適當配備老年人、殘疾人出行輔助器具;4A級以上山岳型景區實現“一路(景區公路)三道(棧道、索道、游步道)一平臺(觀景平臺)”基礎配套建設。加快建設一批以星級飯店為龍頭,精品特色酒店、經濟型酒店、汽車旅館、星級農家賓館為主體的旅游住宿體系科學規劃、建設一批綜合性旅游購物中心和旅游餐飲、文化、娛樂、休閑設施,推動旅游產業上規模、上檔次。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手段提升公共服務,開發建設面向景區、游客和商家,以導航、導覽、導游和導購為主要內容的智慧旅游體系,引領“指尖上的服務”,實現“旅游資訊一覽無余、旅游交易一鍵敲定”。

    (五)著力抓好宣傳營銷,在拓展旅游市場上有所突破。一是大力叫響“一年四季在宜春”旅游宣傳口號。有效組合利用各類媒體,連續投放旅游形象、產品、線路廣告,編制《一年四季在宜春——宜春旅游消費指南》,在第九屆月亮文化旅游節期間,辦好以“明月寄相思暢敘中華情”為主題的海峽兩岸禪文化交流會,與國內主流網絡媒體合作,舉辦“一年四季在宜春”游記攻略、攝影作品網絡征集大賽,開展類似“最多人洗腳”創吉尼斯世界紀錄等宣傳營銷活動。二是完善旅游獎勵辦法。出臺《全市大型旅游團隊獎勵辦法》,通過獎勵旅游專列、大巴、包機、自駕游車隊等大型團隊,進一步做旺旅游人氣。出臺《全市市內旅行社獎勵辦法》,通過獎勵年地接人數前五位的本市旅行社,鼓勵本市地接旅行社做大做強。三是精準開展客源地營銷。按照“鞏固老市場,發展新市場”的目標,根據不同客源地設計旅游產品、制定營銷策略。一方面積極參加省旅發委組織的旅游營銷活動,另一方面利用“三高”媒介開展宣傳,繼續在滬昆、大廣、昌銅高速公路沿線投放高炮廣告;與覆蓋贛湘兩省主要航班的《航空旅游》雜志合作,推出12期旅游專版;與全國高鐵動車唯一報紙《青年時訊》合作,在京廣深線發放的報紙上推出4-12期旅游專版。此外,組織旅游企業到北京、上海、深圳、昆明、廈門、成都、三亞和西安等高端市場開展產品推介。四是開展智慧旅游營銷。推廣宜春旅游微信、APP手機客戶端等自媒體二維碼,為游客提供便捷、智能化服務。運用360度實景立體宣傳我市特色旅游產品。做大做強宜春旅游微聯盟。五是繼續加大贛西旅游區域合作,開展系列營銷活動。

    (六)著力改進工作作風,在優化市場環境上有所突破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切實改進作風,簡化審批程序和流程,深入企業一線,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運用法治思維應對自駕自助游比例升高后,投訴動向由旅行社轉向對道路、交通、網絡信息、景區設施設備投訴的新趨勢。推廣全國旅游團隊服務管理系統,推動旅游市場監管科技化、智能化,打造高效透明的旅游服務監管平臺。推廣新版《團隊境內旅游合同》和《境內旅游組團社與地接社合同》等合同示范文本,發揮合同示范文本對旅游活動的規范約束作用。貫徹國家旅游局《旅游服務質量提升綱要(20092015)》,加強旅游行業標準的宣貫與實施并進行動態監管,建立科學的進入和淘汰退出機制,引導旅行社、旅游飯店和旅游景區依據國家行業標準規范旅游服務及經營管理行為,提高游客滿意度。積極開展文明旅游活動,提高游客的文明旅游素質。依據《旅游法》,以治理非法經營旅行社和導游業務不合理低價組織旅游活動掛靠承包非法網絡經營旅行社業務等最突出的問題為重點,認真組織實施全市旅游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工作。積極探索旅游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充分利用宜春學院和宜春職業技術學院的資源優勢,為宜春旅游企業源源不斷地輸送旅游應用型人才。

附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返回頂部關閉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