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鼓是一片充滿紅色記憶的熱土,有著光輝燦爛的紅色革命歷史,是秋收起義策源地之一,是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深厚的紅色文化積淀。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銅鼓縣緊緊圍繞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要求,充分運用紅色歷史文化資源開展學習,著力在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上下功夫,不斷提升主題教育的穿透力和感染力,以學習新成效推動主題教育活潑、生動,走深走實。
挖掘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積極發揮紅色文化資政育人的作用,不定期舉辦各類紅色展覽,并依托遍布全域的革命舊址和紅色資源,建立起黨性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4處,紅色陳列館、紀念館10處。今年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到銅鼓開展黨性教育人次達42萬。立足紅色基因傳承,聯合中小學校、社會培訓機構開辦“小小講解員”、“紅領巾講解員”培訓班,推出紅色精品課程《永不褪色的紅色標語》,打造一支優秀的紅領巾志愿講解隊伍。加大宣傳力度,提煉打造《一把軍號》、《不畏生死的革命女戰士》等微黨課。搭建“天天紅色故事會”平臺, 引導黨員干部把學習黨的創新理論與學習黨的歷史緊密結合起來,從英烈事跡中汲取智慧力量,進一步補足精神之鈣,筑牢信仰之基,深刻領悟黨的初心使命。
發揮陣地作用,引導革命精神薪火相傳。加強文物保護利用頂層設計,全力編制完成全省首部縣級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規劃《銅鼓縣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專項規劃》。依托縣域內紅色資源,開發紅色精品課程,推介紅色旅游精品路線,打造紅色名村,建設紅色科普教育和研學基地,改造提升秋收起義紀念園,規范提升秋收起義紀念地景區,著力發展紅色旅游、紅色研學。在秋收起義銅鼓紀念地,前來參觀的黨員干部通過在這里開展獻一次紀念花籃、重溫一次入黨誓詞、觀一次紅色展廳、誦讀一首紅色經典、上一堂紅色微課等紅色教育方式,推動紅色文化資源“轉化”“活化”,使廣大黨員干部在耳濡目染和身臨其境中受到思想的洗禮、精神的淬煉。
開展情景式體驗,為主題教育“提趣增味”。秋收起義沉浸式體驗中心,通過巨石結構投影、幻影成像和VR技術等現代技術,真實又震撼地再現了毛澤東走上井岡山直至建立新中國一系列的歷史場景,帶領參觀者沉浸式感受毛澤東赴銅鼓領導秋收起義的驚心動魄。通過情景式體驗,將黨史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生動地講述出來,使紅色資源“動”起來、“活”起來,讓參觀者從“觀看者”變“參與者”,觸摸真實的歷史。
聶峰峰
銅鼓縣文廣新旅局